中國海洋報訊8月23日,由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、中國海洋大學、廈門大學、浙江海洋大學等多名科研人員組成的調查隊,于福建晉江深滬碼頭起航,赴西北太平洋海域執行“全球變化與海氣相互作用”專項“西太平洋游泳動物調查秋季獨立航次”的外業調查任務。 此次調查主要區域位于西太洋親潮和黑潮的交匯區。這里特殊的海洋環境為海洋生物、魚類等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,形成了世界上漁業資源數量最豐富的海域之一。本航次外業調查首席科學家由海洋三所李淵博士擔任,調查內容以西北太平洋海域游泳動物多樣性和資源數量分布為主,航次計劃時間為45天,航程約6800海里。(張然) |
小黑屋|手機版|遼ICP備12011429號|遼公安備21091102000117|南海研究論壇
GMT+8, 2022-11-10 05:10 , Processed in 0.146763 second(s), 27 queries , Gzip On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